2)第三百八十七章 电影与文化_林浩的电影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他就继续投身到下一部电影中。《快餐国家》、《风吹稻浪》、《查理的意见》、《红色指路》...

  林浩有时和大家一致,有时候不同,比如对于《通天塔》他就说:“有点题材大于内容了,比较中规中矩的电影。”

  “我不同意。”

  卢西亚·马特尔,属于那种暂时没什么姓名的新生代导演,但是蒙阿莫多瓦垂青...

  对,就是刚才看的那个《回归》电影的导演,她擅长拍摄性的作品,但是角度新颖立意深刻,算是近些年来拉美电影人的代表人物。

  她就也表示:“可能是你作为一个东方人,对这个文化背景才不了解。我没有别的意思,就同一个民族、家族的人都无法相互理解,更何况来自不同国家、民族,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呢。”

  林浩摇了摇头,还是继续道:

  “或许有关于历史文化的问题,但我是觉得铺陈太大,而内核却并没有打出来...”

  如此这般的争论,真的不是一天两天了。所以林浩本以为这次看电影是:分析电影是最费精力的,但有时候就是事与愿违。

  但他还比较好,点到即止。

  东方人比较沉静嘛,而那些西方人则是各种拍桌子对峙,一直吵下去就对了...

  很正常。

  大家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样的。

  他们有的更注重创新,有的注重风格,有的则会莫名其妙对一部电影爱的死去活来。就像是《弗朗德勒》,有的评审在电影结束后依旧沉浸其中,而有的无法进入这部电影。

  所以这一点上,林浩必须承认:

  马特尔说得对,文化不同会带来一些相互之间难以连通的部分。

  所以戛纳评委才会尽量选择不同国家,不同文化的电影人来参与讨论。或许相互碰撞才能出一些东西?

  可能是吧。

  反正临近电影节开幕,战况愈加激烈,林浩还是积极参与讨论中,并担任劝架...

  哦不,岔开话题小能手。

 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很圆滑了,但还是差了点。好几次,林浩感觉自己完全就是见缝插针地化解了这场冲突,下来就后怕不已...

  但除开这些争吵,

  这么些天下来,他最喜欢的是在《回归》和《潘神的迷宫》之间犹豫,其余的都在没有特别喜欢的程度。

  只可惜其余多数评委们其实对《潘神的迷宫》普遍不太发表称赞,然后贝鲁奇就私下自嘲:可能是因为题材对现在的来说太新颖了,大家在这种电影面前或许会相对保守一些吧。

  5月15日,下午。

  依旧是熟悉的会议室,仍在继续。

  数天的讨论,大家已经对不少电影达成共识,但也有大相径庭的,比如这俩:

  “听着,《风吹麦浪》拍摄技法传统老套,视觉上缺乏冲击力,更无从谈起故事张力...而且我前几天看了他之前的一部作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icflo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