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离去_晋末长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不知不觉,永嘉这个年号已经走到第八个年头了。

  永嘉八年的正月一晃而过。

  正月十五之前,基本无事。

  十五之后,邵勋就干了三件事。

  首先是接见了以韦辅为首的关西士人,与其饮宴一番,席间宾主尽欢,气氛融洽。

  值此大争之世,每个人都被卷入历史大潮,或主动或被动地在里面扑腾。

  关西士人对现状是失望的,非常希望得到改变。

  在韦辅的卖力宣传下,邵勋是他们考察的重点。

  是的,君择臣,臣亦择君,选择是双向的。

  如果把整個关西看作一家公司的话,这些士人豪强以及胡人酋豪,就是公司大大小小的股东。

  他们为公司提供现金流,是公司的业务骨干,现在需要与外部资本合作,引进战略投资者,改善公司的经营现状,故需要进行慎重的考察。

  如果外部投资者不行的话,那不如直接接受刘汉公司的恶意并购,反正并购完成后他们仍是股东,就是权益有些受损。

  这就是时代风貌,区别于唐宋元明清的时代特征。

  整个考察过程还算顺利,至少表面看起来不错。

  邵勋并不太着急,这只是双方的初步接触罢了,还没到下注的时候。

  第二件事是召集平东、龙骧、郡公三套班子的官员聚会。

  邵勋没有在会上宣布今年的战略方向,只是嘱咐众人深固根本。

  尤其是桑麻种植的恢复,水利设施的修缮,两年三熟制耕作制度的推广等等,此为重中之重。

  打仗,打的就是后勤,打的就是钱粮,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。

  大会之后,他又拉着出身兖东的士人开小会,善加安抚。

  匈奴骑兵南下抄掠,可选择的方向其实不多,主要就是东平、济北两地。

  你让石勒从濮阳渡河,他心里是发憷的。那地方人烟稀少,南渡之后粮食都难寻,骑兵机动力大减,几个主要渡口还有大军守卫,虽说可以从小渡口造浮桥过河,但总体而言后勤还是难绷,不是不可以尝试,但风险比从济北渡河大。

  所以,终究还是兖东承受了一切。

  邵勋给新进幕府的兖东士人豪强发放了赏赐,着意安抚。

  第三件事与武学有关。

  从永嘉四年开始,梁县武学第八到十期都是洛阳籍学生,去年的第十一期招募的是东平籍学生。

  考虑到已开办十年了,一批学习十年之久的武学生被调了出来,去许昌筹办武学。

  也就是说,今年许昌武学筹办完毕后,届时就有两所武学同时存在了。

  五年之后,每年可输送三四百名武学生进入军队及官场。

  今年又有一批武学生毕业。

  他们是永嘉三年二月入学的邺城七期的学生。

  其中一部分人其实已在去年年底提前进入银枪右营了,补充战损。

  新招募的约三千新兵,其中五百余人补入银枪右营,一千二百

  请收藏:https://m.icflo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